朱德群是法蘭西學院成立兩百多年來第一位獲頒藝術院士的華人畫家,他雖身在異鄉卻心懷中國,且不忘情山水。他的創作歷程中,始終嘗試用中國書畫及書法作為精神背景,再結合西方美術觀念及媒材,作大膽的創新,作品色彩強烈中帶有沉靜含蓄的張力,大色塊中飛舞的線條,透露出極美的節奏感及音樂性。
趙無極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大師,在整個華人世界也備受尊崇,透過他不懈的努力及超人的創作秉賦,更讓西方藝術界,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中國文化的偉大,一九八六年以後趙氏的作品已經超然物外;臻至空靈;登峰造極,在這次參展的畫作中,當可為觀者帶來美好的感受與震憾。
說到中國的傳統與創新,我們從劉國松的作品中就可以找到合理的答案,從修習傳統國畫入手的劉國松,在大學畢業時卻喊出「革中鋒的命!」的口號,雖然爭議不斷,他卻堅定的走在現代水墨的路上,他反對一切模仿和抄襲的行徑,且以作品和論文雙管齊下,為自己的藝術觀念創造事實,早已是國際級的水墨大師,過去有人質疑他的創作語彙,但從此次參展的作品中,我們很驚訝的發現,他的自動語法,不但能掌控而且掌控的如此精確,他為我們展示了一些看似人間,人間卻絕無的禪意山水,至此大師風貌已展露無疑,綜觀朱老師、趙老師和劉老師的這些形式和內容俱都飽滿的作品,早已跨越了抽象、具象、傳統和現代的爭議,也為我們帶來了無限的省思。
盱衡當今藝術潮流從十九世紀末起一直保有主控優勢的西方藝術,已有漸漸疲軟的現象,相對的以中國文化為主的東方藝術,則有愈來愈受肯定,中國巡迴展,在這樣時間背景以這種西方結合東方的陣容推出,可以說是我多年從事藝術工作的心情寫照,我判斷隨著電子化的媒體時代來臨,藝術思潮的交流也將更加緊密。既然未來是可以預見的,我們辦展覽的眼光就不能只是純商業的、短暫的,我始終堅持展覽必須有提昇與教育的功能,因此;我毫不保留的精選了五位東西方登峰造極的藝術大師的作品,希望能在每位觀賞者的眼裡心中留下未來之美,也為我們共有的藝術世界留下一個充滿喜悅的驚嘆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