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台中市長序

文化局長序

策展人序 

學者序 

 

羅丹──人性價值的沉思者           

(序2007年台中羅丹雕塑藝術展)

 

萊義民」原來只是加萊一個城市的記憶,但是經過羅丹製作的雕塑,六位「義民」圍成圓圈,他們在走向犧牲的刑場,他們有生命的眷戀,有死亡的恐懼,有許多不捨與牽掛,羅丹改寫了歷史上「義民」「烈士」的僵化概念,他使「加萊義民」變成人類共同思考的命題:「人類為什麼要戰爭?」「人類為什麼彼此迫害?」羅丹擴大了「加萊義民」存在的意義,他使一個小小城鎮的記憶擴大成世界性的命題。

    1915年,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羅丹75歲,「加萊義民」作為紀念碑置放在倫敦國會大廈前的廣場。曾經是英法民族長期鬥爭的一個小故事,卻通過羅丹的手,成為戰爭災難中安慰全人類、堅持和平、護衛正義的最大的力量。

    羅丹始終沒有離棄用藝術思考人性價值的最高理想,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是「地獄門」,從1880年開始,他接受委託,製作一件有紀念性意義的「門」,「門」沒有實用功能,很像中國古代的「牌坊」,是最典型的紀念性公共建築。

    羅丹閱讀西方文學經典但丁的「神曲」,但丁描述地獄的遊歷,一層一層,每一層地獄有不同的罪,情慾的罪、殺人的罪、愛恨生死都成為糾纏顛倒的煩惱牽掛。羅丹把偉大的經典轉化成一個具體的「門」,一扇打不開的門,門上浮雕著糾纏律動的人體,沉淪的人體,墮落的人體,互相擁抱的人體,彼此依靠的人體,浮浮沉沉,羅丹似乎看到包括自己在內,善與惡、愛與恨、喜悅與憂傷,牽連纏繞,永無止盡。

    這個「門」是通向人性思考的「門」,因此,羅丹在「門」的上端中央塑造了一尊「沉思者」。

    「沉思者」低頭俯瞰芸芸眾生的浮浮沉沉,「沉思者」低頭思考人類千年來擺脫不了的愛恨生死,「沉思者」是但丁、是羅丹、也是我們每一個人自己。

    羅丹的「地獄門」終其一生並沒有完成,「地獄門」變成他一生漫長無止盡的人性思考。「地獄門」的每一個部份都成為雕塑名作,「門」的左下角的「吻」是一對擁抱親吻的男女,如此深的眷戀,如此深的陶醉,如此動人的愛,但是,在「沉思者」的俯看下,「愛」正是一種苦,我們不是因為愛一個人而受苦嗎?我們不是因為愛一個人而有種種煩惱牽掛擔心嗎?

    羅丹思考的人性價值使一座未完成的「門」成為二十世紀以後人類的共通語言的象徵,走到世界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沉思者」,日本、美國、歐洲,許多的公園,許多大學校園,許多圖書館門口,許多廣場都有羅丹的「沉思者」。

    「沉思者」成為符號,象徵著一個城市、一個校園、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人性思考的深度。

    羅丹的作品要到台中展覽了,其中包括「加萊義民」,包括「巴爾札克」,包括「地獄門」的許多最重要的局部,當然,也包括了「沉思者」。

    台中的朋友會在「沉思者」前有多麼深的人性反省與思考?台灣全體民眾會在這次展覽中看到什麼?看到十九世紀歐洲城市蛻變的歷史,看到富有之後生活從物質到精神價值的重建,看到美學如何引領人類做更高的人性價值的攀登與超越。

    我相信,羅丹的「沉思者」將開啟台中的人性思考,開啟台灣的人性思考。


2007年8月23日八里    蔣勳


RODIN IN TAICHUNG 羅丹雕塑展 地獄門VS.愛 2007.9.22-12.22 臺中市役所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