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t | 展覽回顧
 
Daily Spiritual Course - QU Qianmei Solo Exhibition

日課修行 瞿倩梅個展

 
Date | 展期 2017. 12. 02 - 31
 
Opening | 開幕酒會 2017. 12. 02 下午3pm
 
About QU Qianmei | 關於 藝術家
 
works | 作品欣賞
 
英國的泰特美術館為抽象藝術做了以下的定義:抽象藝術是一種並不試圖表現一個視覺現實準確描述的藝術,而是用以形狀、顏色、形式和結構表達其效果(Abstract art is art that does not attempt to represent an accurate depiction of a visual reality but instead use shapes, colours, forms and gestural marks to achieve its effect);抽象藝術更是創作者在經過時間積累與沉澱去蕪存菁後,鏡射於畫面最純粹的內心精神與情感。 甫於12月2日下午3時於現代畫廊迎來了中國的抽象畫家瞿倩梅「日課修行」個展;生於江南氤氳水土中長大的女子,在藝術之都巴黎居住了30餘年;就其畫,觀其心,她的創作是一次次心境於畫布上源源不斷爆發的最佳寫照,架上優雅大氣與狂野不羈的氣度震懾了到場的貴賓,她的畫作讓我們看到女性藝術家所具有的爆發力以及蘊含的無限能量,這種磅?之氣真實映照了藝術家內心。瞿倩梅透過畫面,刺激人們內心的情緒,透過作品與欣賞者產生直接的對話,不同於具象繪畫給人既有框架的侷限,欣賞抽象繪畫具有更自由的想像意識。 過去的中國,曾因將抽象藝術定位成資本主義的產物而鮮少有藝術家在抽象繪畫上著墨;近五年的中國,不管是學者或藝術家都在抽象繪畫投入了研究,影響了內陸藝術觀點及欣賞的角度。當下的這一代中國抽象繪畫家,都曾經在歐美文化下生活並習得了新的思維模式,像瞿倩梅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自身中華傳統文化底蘊結合西方行為思考而產生新的藝術抽象創作模式,瞿倩梅的繪畫將取自於天然素材的高嶺土、礦物岩彩、大漆等複合媒材,發展出屬於瞿式獨特的抽象繪畫語彙。 觀看瞿倩梅的作品無法用言語來解釋,因它是一種源自於藝術家內心哲思的反饋,它就像畫布上色彩佈局與線條架構成的音樂舞蹈,自由、具想像、顛覆性的一種繪畫形式,任憑觀賞者真心體悟其中的奧妙。一位資深藏家表示:「一般的抽象畫展,在離開現場後,心中可能只留下一、二張作品的印象,因構圖都大同小異。但瞿老師的每一件作品,豐富的結構與肌理,全都深深的遺留在他的內心!」歡迎您親臨現代畫廊,體驗瞿倩梅畫作所散發的感動!
 

   藝術家瞿倩梅有個與花有關的美麗名字,1956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瑞安;1979年師從瑞安畫家邱禹仁先生繼而畢業於瑞安師範;1985年旅居法國巴黎至今;期間於2008和2015年分別完成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材料研修班、及坦培拉高研班。雖出身於溫潤秀雅的江南,也曾學過傳統中國畫,但她卻不曾局限於嬌豔卻脆弱的花朵。她的筆下時而是炙熱翻滾的岩漿,時而是龜裂乾枯的樹幹,也有名山大川江河湖海,於大氣磅?中盡顯精微之妙。除了中國江南之外,還有兩個地方對她藝術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那就是法國巴黎和中國西藏。如果說中國江南造就了日常經驗的瞿倩梅,那麼可以說法國巴黎造就了她的藝術素質,而西藏則提升了瞿倩梅的精神境界。
  瞿倩梅被認為是中國重要的女性抽象藝術家之一,她的畫作先後被巴黎盧昂大教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西班牙智奧會Ville de Castellon、巴威爾藝術基金、臺灣大無疆藝術基金、中悅建設機構、永美藝術基金等多家機構收藏。自江南的氤氳水土中長大的瞿倩梅,雖有著江南女子溫婉柔和的外表,但其作品卻呈現恢巨集、粗獷的氣度給予觀者強烈的「物質感」,也讓我們看到了女性藝術家所具有的爆發力及蘊含的無限能量。這種鮮明風格的形成,據悉與她的三次經歷密不可分——巴黎參觀安東尼.塔皮埃斯(Antoni Tapies)展覽、北京看到蘇笑柏的作品、以及西藏之行。歐洲戰後最重要的抽象藝術家西班牙畫家塔皮埃斯使她認識到了畫面物質性的價值,蘇笑柏使他認識到手工藝的可貴之處,西藏之行滌蕩了她的日常狀態,實現了精神上的一次洗禮。
  僑居法蘭西的20多個春秋,瞿倩梅遊歷歐洲多國,西班牙藝術天才塔皮埃斯的作品將她引入到材料的世界走向抽象藝術。她的創作以自身經歷為「土壤」,大量採用岩彩、大漆、高嶺土、紅木粉乃至整根樹幹作為材料,創作過程中甚至需要用到升降機和起重機,最終呈現出的作品,畫面粗礪、色彩濃重、體量巨大。如果未見過她本人僅僅是從畫面的體量感去揣測藝術家的性別,無疑會誤以為是男性,更令人驚歎的是出自一位江南女性之手。
  近年來,瞿倩梅的藝術創作,一以貫之地延續著極端化的厚重與蒼茫。這種藝術體驗一方面來自於創作過程中藝術家身體上的巨大消耗以及作品完成後的紮實體量;一方面來自於藝術家意志上的堅韌強悍以及畫面所呈現出濃烈的精神指向。多維度的複雜體驗,使瞿倩梅的藝術超越了單純視覺意義上的自我表現,而在人文層面往縱深發展,形成某種直抵靈魂深處的吶喊箴言,並引發觀者反躬自省的決斷和勇氣。   
  古老的大漆、陶土和金屬材料傳遞著敏感、纖細的女性直覺。刮痕、灼燒、裂變,從誕生到完成,畫作的痕跡一直處在被改變的狀態中,其創作手法多樣、不拘泥於傳統藝術形式,而是由心而生。瞿倩梅摒棄表面的詩意題材,去進行真正實質性的探索。她邁過表象,從抽象中探索一種普世的、與世界藝術同步的意願。 那些來源於生活中經歷的苦痛,也是她藝術創作的源泉。畫面中那些彎曲纏繞的溝壑,高低起伏的皺褶,就像人生之路的顛簸,起伏不平。又如經由時光給予的點點滴滴的打磨之後留下的個人印記般,與自然萬物化作生命的共同體。正是由於瞿倩梅所經驗的生活的複雜、矛盾和多樣性,她的藝術才顯得如此豐滿,如此充實和厚重,也如此深沉和苦澀。
  「藝術就是藝術家的世界——她所生存、感受和思索的世界。瞿倩梅畫面中那些彎曲纏繞的溝壑,高低起伏的皺褶,就像人生之路的顛簸,起伏不平。精緻的形式處理構成深沉的精神力量,抽象的語言符號包孕育現實的生命感受,古老的大漆、陶土和金屬材料傳遞著敏感、纖細的女性直覺。經由時光給予的點點滴滴的打磨之後留下的個人印記般,與自然萬物化作生命的共同體。瞿倩梅就是這樣將自己的情感和靈感厚積薄發,真實地映照內心,一同宣洩在了作品之中。」                              ——水天
  
  人生因苦難而豐富,藝術因滄桑而絢爛。瞿倩梅用自己的年華和生命丈量著靈魂的朝聖之路,用心靈苦修著藝術之旅。是心靈的傾訴,情感的宣洩,更是一種生命精神的皈依。是看破紅塵的超越,轉向無為而為,還其藝術內涵與她自已更緊密地融為一體。與其說是她創造的藝術作品,不如說這是她進行著脫胎換骨的重生。2017年12月2日到12月31日,「日課修行—瞿倩梅個展」將於現代畫廊展出。時隔五年,她的作品再次踏入台灣,歲末年終帶來了2017年全新創作「日課修行」成果。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