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五百年,古今東西藝術對話-杜勒 vs.施力仁

文 Chiara Casarin, Director of Civic Museums

在2019年春夏舉辦Remondini家族收藏之「阿爾布雷希特·杜勒之雕刻版」展覽之際,巴薩諾-德爾格拉帕Sturm宮殿之麗城將同時展示華人藝術家施力仁《金鋼犀牛》作品。


展示宏大的當代紀念碑型鏡面不繡鋼犀牛,欲突顯雙重意涵:其一在於探討尊重自然的環境議題以及由於人為疏忽而導致的風險;另一方面則對比巴薩諾注重傳統歷史脈絡的雕刻和收藏。



在這個主題背景的設定下,德國大師的著名犀牛將成為這次展覽及畫冊封面之主視覺。

本展覽將串連起古代與當代藝術之間、東西方之間、以及繪畫與雕塑之間的關係,充分響應城市博物館所保存的遺產價值與策略主軸。漫遊藝術史,阿爾布雷希特·杜勒可謂國際級藝術天才。

劇場-金鋼犀牛


「金鋼犀牛」,正義與力量的象徵。由不鏽鋼打造而成的鏡面身軀,映照著日月星空,映襯著周遭日常變化。施力仁藉著未來主義的創作手法,將中華傳統文化中象徵吉祥、良善的犀牛,集結人類的精神文明,賦予英雄式意象並加以偶像化成「真正的倖存者」。


「犀牛一直是我關心的生物。我看見它痛苦,它的艱難處境,因此我決定以它為主題,創作足以證明其存在的美學,並警醒人們犀牛正步向滅絕」-施力仁-「在精神層面上,我的雕塑體現了眾多植根於古代華夏文化的思想,而在風格和表達方面,它具時代性。雖然《金鋼犀牛》是一件城市雕塑,但它不僅僅於此:我將我的中心思想融入其中,它成為我的代表並向外擴張」。

一席不鏽鋼盔甲的犀牛雕塑,散發出與傳統雕塑相左的堅毅氣息。人類數位印記加駐在犀牛角上,隱約透露出人類掠奪性行為的殘忍,試圖藉由作品喚起地球上各類物種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金鋼犀牛》在抵達威尼斯之前,曾是2011年上海藝術博覽會的年度主題雕塑,亦是台北克緹集團總部廣場上的公共景觀雕塑。

在世界上30種稀有的犀牛中,只有5種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犀角貿易嚴重威脅到這些動物的生存及其自然棲息地。在這個自動武器氾濫配合直升機獵殺的年代,所引發的「角戰」殘殺了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犀牛。在過去的3年中,已經奪取了1,349個犀牛角。

傳統醫學使用犀牛角粉末來治愈發燒、癲癇、瘧疾、中毒和膿腫,以上療效促使它成為有價物質,於黑市上的交易更助長了偷獵的強烈動機。另一方面,在葉門,傳統的雙刃彎刀以犀牛角為手柄。在越南,犀牛角粉末價值比古柯鹼更貴。犀牛角成為肯尼亞、坦桑尼亞和讚比亞及另外七個困境國百分之九十的經濟來源。

今年3月,世界上最後一隻公的北非白犀牛,因健康急遽惡化,遭安樂死;因此現在僅剩北非的雌性白犀牛,該品種面臨滅絕的嚴重危險。(資料來源:WWF Italia)。

這種緊急情況影響了一些國際重要行動主義分子和貴賓,如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鄔瑪·舒曼、以及倡導尊重環境和生態為主題的藝術家施力仁,他透過藝術提醒人們的所作所為與自然有著因果關係。

藝術家-施力仁

 

施力仁於1955年出生於台灣彰化縣,在中國和台灣從事藝術創作。四十歲時,展開藝術創作並以雕塑為主要發展;早期的青銅雕塑創作有裸女、花豹系列、麻雀群、和台灣土犬、馬。有感於犀牛以及牠所蘊含的象徵能量,展開各種系列的創作,包括其主要代表作《金鋼犀牛》。

施力仁是一位現代藝術家,但其作品卻與傳統緊密相連,運用當代語言重塑古老的傳統主題。《金鋼犀牛》的形體包含未來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元素,重塑的同時更集結了東方風格與智慧。

 

他是第一位連續兩年被邀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公共藝術的華人藝術家。

他的《金鋼犀牛》將於Sturm宮殿前廣場展覽並伴隨至杜勒大展結束。